銘傳生物科技學系Logo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日月光青少年永續創新競賽
  • 系所概況
    • 系所簡介
    • 系所成員
      • 專任教師
      • 兼任教師
      • 行政人員
    • 課程規劃
      • 大學部課程
      • 碩士班課程
      • 大學部輔系課程
      • 學分學程細則與課架
      • 課程地圖
      • 畢業論文
    • 教學目標
    • 特色實驗室
      • 水族專業實驗室
      • 魚菜共生農場
      • 植物工廠
      • 生科小站
      • 應用生物實驗室
    • 系所影像
  • 招生資訊
    • 大學部招生資訊
    • 碩士班招生資訊
  • 學習成果
    • 獲獎/產品/活動/新聞
    • 學習成果
      • 大學部
      • 碩士班
    • 教師研究
    • 榮譽榜
    • 研究資源
    • 相關法規
    • 生技學報
  • 海外交流
    • 美國生技醫療產業班
    • 日本國立鳥取大學短期交換計畫
  • 系友專區
    • 系友園區
    • 生科系友會
    • 銘傳大學校友會
  • 聯絡我們

大學部招生資訊

生物科技的應用非常廣泛,包含醫學、食品、環境與農業等等領域 。本系重視理論與實務並重,大學部之核心專業課程皆有實驗實習課。課程安排除基礎課程如生物學、生物化學、微生物學等,並規畫有兩種專業學程,可以依發展規劃選擇 :

  1. 生物醫學學程:基因體學、遺傳學、基因轉殖、病毒學、動物細胞培養及應用、免疫學、生物儀器分析及應用、蛋白質體學、實驗動物醫學等。
  2. 食品生技學程: 營養學、食品化學、食品分析、食品微生物學、發酵學、香草植物栽培與應用、保健營養食品、食品加工等。

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期望經由各項關鍵研究,培養國內相關專業之人才,讓師生得以將其所學及研究應用於增進人類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
如果想更了解,歡迎到我們的系所簡介,會有更多的內容喔!

系所簡介

生物科技學系畢業的學生其實路很寬廣。
可以擔任生物科技技師、法務部調查員、食品技師、環保技師等工作,也可以進入中研院、國家衛生院、生技中心、各大學擔任研究人員。
對產業有興趣者也可以進入生技科技公司從事研究發展、銷售代理、維修儀器等工作,亦或是學習管理、法律或媒體等知識,成為生物科學背景的跨領域工作者。

課程地圖

本系畢業的同學可報考國內各大學院校有關生物科技、生命科學、分子生物學、臨床醫學、生物、遺傳、公衛、農化等及其他相關研究所,也可以申請國外研究所出國深造。

學長姐研究所榮譽榜

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每年皆舉辦營隊,提供同學了解生物科技領域及實際動手操作實驗的機會。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報名參加這些活動來體驗生物科技的多采多姿。

看歷年報名簡章

# 一切資料仍以當學年度招生簡章所列為準。

# 請點選本校招生資訊連結即可獲得最新的入學消息。

招生資訊

大學部同學之入學管道,共有下列方法

甄選入學
  1. 個人申請

    個人申請審查資料準備指引

  2. 繁星推薦

    大學繁星推薦簡章

特殊選才
  • 特殊選才簡章
分科測驗 (指定科目考試 )

生科系分科測驗採計科目如下

  • 生物醫學組
    國 文   x 1.50
    英 文   x 2.00
    生 物   x 2.00
  • 食品生技組
    國 文   x 1.50
    英 文   x 2.00
    化 學   x 2.00
四技二專甄選入學
  • 四技二專招生簡章
本校所舉辦之轉學考試或校內轉系考
  • 校內轉系考:接受面試(100%)
  • 轉學考:書面審查
個人檔案:生科系 專任教授
畢業學校: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
最高學歷:英國伯明罕大學生物化學博士

如果再當一次新鮮人,我會想要如何的規劃呢?
這個問題有種種的可能,回想起我的大學生活,以及當時各種點點滴滴的對日後的影響,我有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和各位分享。

善用校園資源

除了專業知識之學習外,校園裡還有許多的設施與活動,例如社團、圖書館、運動設施等等,可以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,開拓視野。例如校內舉辦的各項演講活動,可以吸收大師們的經驗談,提升自我的實力。亦或是社團活動可以訓練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與應對溝通的態度。銘傳大學擁有豐富的資源,各項活動琳琅滿目,同學可以利用這些機會,增加自己的各項經驗與開拓視野。

珍惜良師益友

離開校園後,良師益友的人際網絡不斷的在各個的場合再次相遇,使我受益良多。班上的同學一起上課也一起玩,有深厚的交情,而社團或外系的同學可以讓我知道更多不同的領域以及學習方式,這些同學畢業後都會是永遠的好朋友。另外,多與教授互動連繫,充實專業知能與技巧並適時諮詢,對未來在職場或生涯發展都有幫助。

重視身體健康

有強健的體魄,才能努力學習與參加各項活動。同學可以趁大學時期找到適合的運動,例如騎自行車、慢跑、各項球類運動等等。大學生活有很多時間要坐在課堂裡或電腦前,運動不只是鍛鍊體魄,也能抒發壓力,幫助自己面對挑戰,走更長遠的路。

以上這些想法,不知道同學覺得如何?在此老師預祝各位在銘傳大學有一個充實愉快的大學生活,我們在銘傳校園見囉!

每年開學季,看著大批新鮮人進入大學殿堂,帶著略微期待又興奮的神情,開心的迎接每一個不同以往的經驗。我不禁回想起,當年的我,也是這麼樣走過來的,從一開始糊里糊塗的上了志願中的學校,也不知怎麼的就完成了學業,一直到研究所、博士班,幾乎多是在學習度過;每段經驗,不管是好是壞,都是我人生的一個過程,築起了現在的生活。不過,在夜深人靜的時候,我偶而還是會想到,如果,再重新當一次新鮮人,我會怎麼去選擇想走的路?

首先,在選填志願的部分,我會以興趣、就業為主要考量;過去的志願選填就是按照落點的預測來安排,而這些落點的預測,通常是補習班按照各科系的入學成績排序,而非考量個別差異的興趣;四年的變化很大,畢業後的就業市場會改變,因此,在選填志願方面,我會考量自己喜不喜歡這個科系;然後配合近幾年就業市場的需求調查,以及發展遠景來做規劃,而且也會蒐集各校所提供的相關資訊,或許每個學校都因為發展潛力而開設相同的科系,反倒造成就業市場競爭力更強,除此之外,我也會參酌高中師長與家長的建議,有些學生,太過專斷於自己的獨立自主,完全不接受父母親的意見,其實這是很可惜的,因為父母親在看事情的考量點與稚嫩的高中畢業生不同,對孩子的未來有加分的考量比重較大,可以一起討論後共同決定志願的填選順序,而不要過度排斥家長的參與;因此,新鮮人的第一步,就是選對學校與科系。

當進入了嚮往的大學,即將經歷人生中的精華四年,很多學生開始修習愛情與社團學分,經歷過這個階段的我,回過頭再想想,反倒是希望多修學校所開設的課程,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。研究所或是博士班的收費,都是以學分為單位,只有大學階段,是不用依照學分來計算學費,因此,能多修幾門課,其實就是多賺一點錢。很多學生,畢業後才到補習班去學英文或是第二外語,忽略了其實在大學裡面,就有這些課程可以學習,不另外收費課程發展性又比較完整。因此,不管是通識或是外系的選修課,我都很建議現在的大學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能盡量多修就多修,尤其現在的大學課程非常的多元與靈活,課程內容也不僵化,很能與社會接軌,對於畢業後進入職場都有很大的幫助,本科系專業的部分一定要培養,其餘部分就可以多去看看他系開設的課程。時間與能力允許下,給自己多一點的課業刺激,當下或許辛苦一點,但對未來的發展有利無弊;適度的壓力是進步的動力。

再來,很多新鮮人,太過重視與學長姐、學伴的出遊,很少停下腳步看看校園的佈告欄,其實,大學最棒的就是多元的刺激與不設限的文化。很多的座談會、演講、參訪等活動,大多數的大學生會認為那很無趣,不過,已經走過這一段的我,倒是認為,這些大師級的演講一定要去聽、一定要去參加。兩個小時的演講過程,往往都能夠觸動到心中的某一根弦或是點破自己的不理性想法,甚至是吸收到目前最新的想法與觀念或是知識,收穫絕對遠遠比看兩個小時的電影與出遊來得大且實用。除此之外,佈告欄也常會有獎學金或是交換學生、菁英培訓等訊息的公告,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停下來看看學校的佈告欄,絕對是我重新經歷新鮮人一定要做的事情。有些當年的同學,因為學習態度比較積極,在大學四年裡,把我機會,參加各種座談會,與很多國際的專家面對面,並且有機會可以出國體驗服務工作或是參與企業贊助的領袖營活動,這些經驗,是有錢也買不到的。

最後,我想還是社團的歷練,社團是一個社會的小縮影,在其中可以學習人際互動、分組合作等等不同的成長。有些技藝性的社團,可以讓自己習得不同的才藝,服務性的社團也可以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,運動性的社團則可以增強體力,現在的大學社團非常的多元,各種類型都有,我想我會利用一到兩個星期的時間,每個略有興趣的社團都去參與看看,之後再選定自己最有興趣的2到3個社團長期參與,社團可以學習到類似企業的分工,小組分派工作,然後努力完成,;些社團還需要自籌經費,打電話邀集企業贊助,這也是很難的經驗,有些都市長大的學生,在下鄉服務偏遠地區的中小學生後,對於自己的生活會更加感恩惜福,這些都是給大學生的正面影響。社團的參與的確是大學必修學分。

拉拉雜雜的叨絮了一堆,才發覺,自己真的已經不年輕了,或許,重新的思考這個過程,會讓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更加的肯定。雖然,過去我的大學生活並沒有給我滿意的人生經驗,不過,曾經走過的一切都還是有存在的意義。只是,如果再讓我重來一次,重新體驗大學新鮮人的生活,以已經畢業15年的我來看,多修習學校開設的課程、仔細注意佈告欄的內容、參與校內舉辦或是校外的各類型演講座談會,以及參與社團活動,是我想要重新再次體驗生活。

課程規劃

師資陣容
優秀學長姊研究所榜單

獲獎產品新聞錦集

教師研究

前往銘傳招生網站


校區資訊

台北校區 - 臺北市中山北路五段250號 | 02-2882-4564


桃園校區 - 桃園市龜山區德明路5號 | 03-350-7001


基河校區 - 臺北市基河路130號3至8樓 | 02-2882-4564


金門校區 - 金門縣金沙鎮德明路105號 | 082-355-233


美國分校(Michigan Location):Gilbertson Hall, Saginaw Valley State University, 7400 Bay Road, Saginaw, MI 48710 U.S.A. Telephone: 1-989-964-2497 (U.S.); +886 2 2882-4564 (Taiwan)

Image

© 銘傳大學 Ming Chuan University

聯絡我們
   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← Back
    • 日月光青少年永續創新競賽
  • 系所概況
    • ← Back
    • 系所簡介
    • 系所成員
      • ← Back
      • 專任教師
      • 兼任教師
      • 行政人員
    • 課程規劃
      • ← Back
      • 大學部課程
      • 碩士班課程
      • 大學部輔系課程
      • 學分學程細則與課架
      • 課程地圖
      • 畢業論文
    • 教學目標
    • 特色實驗室
      • ← Back
      • 水族專業實驗室
      • 魚菜共生農場
      • 植物工廠
      • 生科小站
      • 應用生物實驗室
    • 系所影像
  • 招生資訊
    • ← Back
    • 大學部招生資訊
    • 碩士班招生資訊
  • 學習成果
    • ← Back
    • 獲獎/產品/活動/新聞
    • 學習成果
      • ← Back
      • 大學部
      • 碩士班
    • 教師研究
    • 榮譽榜
    • 研究資源
    • 相關法規
    • 生技學報
  • 海外交流
    • ← Back
    • 美國生技醫療產業班
    • 日本國立鳥取大學短期交換計畫
  • 系友專區
    • ← Back
    • 系友園區
    • 生科系友會
    • 銘傳大學校友會
  • 聯絡我們
小豆芽
  • 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?